图片
图片
文章详情
超然台的“时空位移”(二)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14-08-16 10:08:46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
二、原因现象分析

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超然台的时空位移现象,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。

1.北宋政坛党争与苏轼的文坛影响

宋嘉祐、治平年间,苏轼受到仁宗、英宗的赏识,仕途顺畅。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,苏轼因御试与吕惠卿产生矛盾“不胜愤懑”,作《拟进士对御试策》,批评百官失职、万事失序、中书失政等。又以齐桓、晋武独断专任为问激怒朝廷。而此时恰好又有传言说苏轼在丁母忧期间以船贩运私盐、苏木等。加之自变法以来,他就与王安石政见不合,曾历数新法之不便,从而触怒了变法派。在这种情况下,苏轼认为与其与变法派在朝中争斗,不如去地方为百姓做些实事,由此苏轼自请外放。

由于政治失意,长期外放,特别是从杭州到密州以后,当时密州地区的各方面与杭州都有着极大的反差。当时密州各地蝗旱相虐,以至苏轼到了食不果腹的地步。“岁比不登,盗贼满野,狱讼充斥”[5]P351,“公私匮乏,民不堪命”[5]P754,百姓“剥啮草木啖泥土”[6]631,“饥馑疾疫,靡有遗矣”[5]P1918,“流殍之余,其命如发”[5]P1917,其逃亡人口、弃婴随处可见。在这种岁凶民贫的情况下,苏轼感到“力所无如之何者多矣![5]P1559所以,苏轼自称密州是“备员偏州”[5]P1398。苏轼在政治上失意,生活上遭受艰辛,由此产生了超然思想,是符合当时现实状况的。

而当时的党争不仅牵涉到了苏轼一人。王安石变法以来,朝中大臣大多反对,故其先后从中下层官吏中荐拔有才干者为官,以实施其“新法”,这批人被称为“新党”。而反对变法的人称为“旧党”,由此形成新旧两党。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,新旧两党党争不断,由于当时的特殊环境,新旧两党都不是一个稳定的政治集团。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及新旧党争的激化,新旧两党之间以及新党与旧党内部之间,或敌或友,呈现出复杂的情况。当新旧两党反复当权的时候,总有一派会被大量贬谪。在党争不断,官员贬谪无常的情况下,新旧两派官员们对自己的前途也是充满焦虑。在这种情况下,苏轼的超然思想逐渐在当时的部分官员之中盛行开来,苏轼的超然思想实际是北宋中后期部分官员的一种政治强心剂,甚至成为当时北宋中后期部分官员的一种普遍处世心态。

当时苏轼修葺完超然台后,北宋大批文人或登台做赋,或寄来信函。如文彦博《寄题密州超然台》“欲识超然意,鸰原赋掷金。”[7]P777此赋说了超然台之所以命名“超然”的意义,盛赞此赋掷地有金石声。鸰原,这里指的是苏辙。虽然当时文彦博并没有到过密州超然台,但是通过书信往来,深知苏轼之意,描述了苏轼在密州超然台的生活和心态。司马光《超然台寄子瞻学士》“乘闲为小台,节物得周览。”[7]P778将超然台称为小台,即表明了苏轼超然台的内在含义“非必怪奇伟丽者也”,又反驳了新党所称苏轼劳民伤财修葺超然台,而实际苏轼仅仅是在政务之暇略微修葺了一下北城墙而已。还有就是苏辙的《超然台赋》,辙曰:“今夫山居者知山,林居者知林,耕者知原,渔者知泽,安于其所而已。其乐不相及也,而台则尽之。天下之士,奔走于是非之场,噶于荣辱之海,嚣然尽力而忘反,亦莫自知也。而达者哀之,二者非以其超然不累于物故邪。老子》曰:‘虽有荣观,燕处超然。’尝试以‘超然’命之,可乎?”[7]P732有人评说:“若无子由明兄意,神州哪得超然台。优游物外迪心智,诸城至今寻旧台。”这些都表明当时苏轼超然思想的影响。

蒋之奇的命运也是如此,蒋之奇,字颖叔,北宋常州宜兴(今属江苏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中进士。官太常博士,后又中“贤良方正科”,升为监察御史。神宗时,转为殿中御史。蒋之奇原与欧阳修相处甚厚,因为有人向他诬告欧阳修行为不端,他没有经过查证,就向来神宗报告,宋神宗下令大理寺调查,发现诉状与情况不符,便将蒋之奇贬官。《宋史》载:蒋之奇为“部使者十二任,六曲会府,以治办称,且孜孜以人物为己任。”[8]P10917由于自己的草率,蒋之奇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。

除此之外由于苏轼在当时北宋文坛享有极高地位和重要影响。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。诗、词、文、书、画皆是大家,为唐宋八大家之一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代很有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“苏辛”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“宋四家”;画学文同,喜作枯木怪石,论画主张神似。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的又一个文坛领袖,在他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文人墨客。“苏门”学士秦观、黄庭坚、晁补之、张耒、陈师道等都团结在苏氏兄弟周围,对北宋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,有极大的影响。由于当时苏轼在北宋中后期的地位,使得当时达到了几乎人人学苏轼的地步,甚至有“苏文熟,吃羊肉;苏文生,吃菜羹”的美谈,当时苏轼文章一旦面世,不仅当时社会士子都争相传诵,连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宋神宗都在第一时间阅读苏轼的作品。而当时在密州地区还有一部专门以“超然”命名的《超然集》,可惜后期散佚,从中也能看出当时超然思想的影响。这也是当时苏轼超然思想为什么能迅速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2.苏轼与蒋之奇关系密切

宋仁宗嘉祐二年,当时苏轼参加礼部考试被欧阳修荐为第二,遂参加殿试中乙科。根据宋代彭百川笔记《太平治迹统类》卷二八《祖宗科举取人·仁宗》载苏轼与蒋之奇为同榜进士,后又受到过欧阳修的器重。

两人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情。我们在《晋井蒋氏宗谱》里,看到了苏轼留下许多有关蒋之奇的笔墨,仅诗就有9首。[9]而《苏轼全集》里面,苏轼与蒋之奇的诗文共计目前可见的有18首。如苏轼在《再送蒋颖叔帅熙河二首》中写道:“使君九万击鹏妮,肯为阳关一断魂。不用宽心九千里,安西都护国西门。”[6]P1959“余刃西屠横海妮,应予诗汗是游魂。归来迩别陶宏景,看挂衣冠神武门。”[6]P1959除此之外,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苏轼与蒋之奇相互之间的来信。《次韵钱穆父马上寄蒋颖叔二首》“玉关不用一丸泥,自有长城鸟鼠西。剩与故人寻土物,腊糟红曲寄驼蹄。多买黄封作洗泥,使君来自陇山西。高才得兔人人羡,争欲寻踪觅旧蹄。”[6]P1972当时蒋之奇出使临洮,苏轼曾亲自送行。《送蒋颖叔帅熙河(并引)》序言中:“颖叔出使临洮,轼与穆父、仲至同饯之,各赋诗一篇,以今我来思为韵,致遄归之意,轼得我字。”[6]P1957

由上可以看出,当时蒋之奇出知熙州的时候,与苏轼也是时常有书信往来。而当时蒋之奇将凤台改名为超然台,也可能就是在这段时间。

3.道家思想影响

熙州超然台的命名除了受苏轼密州超然台之名影响外,当然与本地盛行道家文化也有重要关系,蒋之奇出知临洮,当看到当地道教文化盛行,又联想到密州之超然台,恰好一语双关,由此取名为超然台。

据有关史书记载和学者考证,老子从周朝京都洛阳西行进入秦地至宝鸡的散关,著书五千言后,继续西行,在渭水、洮水、湟水和居延泽一带讲经传道,访伏羲大禹十七年,最后隐居并仙逝于古陇西邑东山凤台(今临洮岳麓山公园超然台)。其中《庄子·养生主》载:“老聃死,秦失吊之,三号而出。”[10]其注曰:“失,老子之好友。失,一作‘佚’。”这个记载,表明老子的确逝于秦地。明代就有记载今天临洮岳麓山的凤台又称超然台,相传是老子讲道逝世的地方。明代兵部侍郎杨继盛贬官狄道(今临洮)为典史。他在《自叙年谱》中述及狄道东山超然台时写道:“此台相传为老子飞升之所。”其后的清《狄道州志·古迹》中也有相同记载。既写明“相传”,后又判定“盖过函关西来,所传或不谬云”。则说明老子逝世于熙州超然台上。

4.从超然思想上来分析

苏轼当时在密州修葺城之北台,命名超然台后,一时间名扬于海内外,后世文人不断登台吟诗作赋,凭吊苏公。关于密州超然台,世间谓之:世先有铜雀台,而后有铜雀之传世;人则先有超然之意,而后方有超然台之扬名。[11]诚如清人林云铭所言:“他处亭台作记,多言先有亭台而后乐,此独因乐而有台,谓乐在本心,以台为寄,才是无往不乐游物之外本旨。”[12]林云铭也点出,实际超然台只是一种寄托超然思想的台子,这才是超然台的本意。苏轼“凡物皆有可观,苟有可观皆有可乐,非必怪奇伟丽者也”[5]P351意思是说任何事物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,只要我们看到后感到快乐就可以了,不必一定去追求那种雄伟壮观的场面。而苏轼的这篇《超然台记》还蕴含着一个重要观点,那就是只要有了超然思想,那就可以无往而不乐。只要有了超然之心,他处亭台亦可为超然台。而蒋之奇也是深知此意。也许正是因为这样,才有了熙州超然台。而蒋之奇借用苏轼超然台之名来命名熙州凤台亦不足为奇了。

余论

由于北宋中后期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,整个北宋政府处在改革的风口浪尖。新旧两党党争不断,而苏轼又恰巧活跃于这个时期。笔者认为苏轼并不是反对变法,他对变法的态度是“欲速则不达,轻发则多败”。可见苏轼自始至终都是反对王安石那种激流勇进的变法措施,主张在变法上施行缓和的态度。当旧党当政的时候,苏轼又对旧党提出异议。由此造成了苏轼在当时一段时间内仕途不畅,心灰意冷。但是当时苏轼在地方为官时期,尤其是从杭州到密州。在经历了人生一系列的变故之后,心态逐渐成熟。加之受到儒释道三者的影响。苏轼逐渐开始审视人生,试图从一种思想上来为自己的人生寻求答案。其时弟苏辙送给苏轼的“超然”二字,恰合轼之心意。而苏轼又将超然思想逐渐升华,使其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。

而当时苏轼在北宋时期,文坛享有极高地位,其门生故吏,亲朋好友聚集周围,当苏轼的超然思想产生以后,当时北宋的部分文人都被这种思想所感染。而蒋之奇就是其中一个,他与苏轼为同榜进士,又都是欧阳修的学生,虽然当时他错误的弹劾了欧阳修,但是苏轼一直与他情谊甚笃。当他得知苏轼修葺超然台,并做了大量诗篇以后,心中也是对超然台以及超然思想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。所以借用了苏轼之超然台,既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,又显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。

本文仅从蒋之奇一例中来探视苏轼的超然思想,而实际当时北宋中后期,朝廷党争不断,官员贬谪无常,在这种社会背景下,产生的苏轼超然思想,恰恰是适应了当时北宋部分官员的贬谪心态,由此苏轼的超然思想逐渐成了当时北宋部分官员的一种处世哲学。□

 

参考文献:

1]夏承焘 . 瞿髯论词绝句 [M]  . 北京:中华书局,1979 . 

2]许容等修 . 甘肃通志 [M]  . 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7 . 

3]吴坚 . 中国西北文献丛书,西北稀见方志文献 [A]  . 兰州:兰州古籍书店,1990 . 

4](明)李贤、彭时 . 明一统志 [M]  . 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7 . 

5](宋)苏轼 苏轼文集 [M] . 王文诰辑注,孔凡礼点校北京:中华书局,2007 . 

6](宋)苏轼 苏轼诗集 [M] . 王文诰辑注,孔凡礼点校北京:中华书局,2007 . 

7]李增坡、邹金祥 苏轼在密州 [M] . 杭州:杭州西泠印社,2007 . 

8](元)脱脱 宋史 [M] . 北京:中华书局,1977 . 

9]邢侃 苏轼与蒋之奇 江苏地方志 [J] . 1998 . 

10]郭庆藩 庄子集释 [Z] . 北京:中华书局,2004 . 

11]丕评 苏轼《超然台记》赏析名作欣赏[J] . 1989 . 

12]林云铭评 古文析义合编 [Z],台北:广文书局 . 1981 . 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文章搜索
访问统计
脚注信息